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互动 » 案例交流 » 文章内容

童谣助我教汉语

  • 时间:2011-01-25 14:00
  • 作者:郑启五

不是老天真,也不是悦儿孙,为了对外汉语教学,我年近六旬,居然摇头摆尾学起了童谣,而且还朗诵加动作,收获了一片喜悦!

我没想到给土耳其的高中生上汉语课,比给大学生要难,一个课堂30几个男女同学,要让他们都集中注意力,难度的确很大,特别是九年级的那个班,当我在黑板上板书,课堂节奏稍一放慢,下面学子自行其是,交头接耳,聊天清谈便瞬间弥散开来。如何让学生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汉语学习上来,背诵童谣是一个法宝,这是我在听安卡拉大学的中国汉语自愿者肖老师的课时学到的一手,现场一用,果然奏效。那首童谣是这样的“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三只鸭,四只鸡/一群小鸟飞过去”。跟读,齐念,独读,背诵,层层递进。“一二三四”展示的是汉语简洁易学的一面,朗朗上口的童谣很容易引起大多数同学的兴趣,比较困难的是“鸟”“鸡”“鸭”,幸好他们学过“鸡蛋”,点明之后,很多人恍然大悟,于是先捉“鸡”,后宰“鸭”,余下的“小鸟”就小菜一碟了,你瞧瞧,半只“鸡鸭”就是“鸟”嘛。

备新课时动足了脑筋,于是乘胜前进,将童谣的运用从被动使用转化为主动出击。进入偏旁部首的讲解,把一个“手”字,变成“提手旁”,然后在罗列他们学过的所有提手旁的汉字,越发显得枯燥,课堂再度出现轻度骚乱,我早有准备,抛出了新的补充教材《手指头》“一个指头拉勾勾/两个指头捡豆豆/三个指头系扣扣/四个指头提兜兜/五个指头合一拢/攥成拳头有劲头/请你爱护你的手/保护十个手指头”。真是妙不可言:有节奏、有韵律、有动作,更重要的是有行行都潜伏着提手旁,我就是用这样的“一指禅功”力挽狂澜,成功地勾回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兴致勃勃的学生有的居然在第四遍跟读之后就能自己朗读了!这首童谣是网上获取的,作者署名“福建平和县幼儿园朱丽彬老师”,我想朱老师也许没有想到在遥远的土耳其,会有一位中国老先生带领着一大帮高中生在兴致勃勃地朗诵她写给小娃娃的大作。当然很对不起,我也对这首作品动了一点手脚,把比较简单的“握”字取代了原来的“攥”字,后者的笔划实在太多,属于“外人不宜”。本来“兜兜”的出场也有些唐突,但无奈它在节奏、押韵和形象上不可替代的地位,动一发而伤全局,只好硬着头皮“提”着它招摇过堂了。

至于《打虎歌》,我倒觉得它是水到渠成的,因为同学们已经在《我换人民币》的课文中学会“给您钱,请数数”了,所以这首童谣的关键字“数”就是亲切可人的老相识了。童谣中的老虎是这样被挨打的:“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打到小老鼠/老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原作者不知是谁,我把原文中的“小松鼠”擅自改成“小老鼠”,一是考虑小松鼠可能是保护动物,不好乱打;二则好把“老鼠”“老虎”和已经学过的“老师”“老人”串成一串冰糖葫芦,让众生系统地品尝“四老”成串的甜美,领会汉字组合的无穷奥妙。

不要小看短短童谣,它在朗朗有声的齐诵里体现了汉语最原始的美感,拓展了粗习者对汉语认知的广度,潜移默化着诵者对汉语全面的语感,而且利人也利己,师生双赢:老夫我教老外高中生,本来就有青春焕发的豪迈,加上童谣助阵,这下可真的返老还童啦!

作者简介:郑启五,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首任院长

通讯地址:厦门大学101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