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讲习班 » 2018国际汉语教育技术前沿与应用 » 资源内容

人机关系:教育技术的几大历史误区对国际汉语教育的启示

  • 作者:赵勇
  • 所在机构: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

   

编者按:本期,我们为大家带来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基金会杰出教授——赵勇所作的题为“人机关系:教育技术的几大历史误区对国际汉语教育的启示”讲座干货。赵勇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技术经验与教学实践,阐释了如何通过调整技术与教师的关系,构建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挖掘信息技术的潜力,提高汉语教学质量,并与现场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一、现代教育技术:关注前沿还是反思过去?

今天我讲的这个主题很有意思,叫做教育技术。我们这个领域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太关注前沿了,不太关注过去。

教育技术领域可能是最容易犯周期性遗忘错误的一个领域。这个领域每隔两三年一定会有一个“大词”出现,三年之后这个词就消失了。

因为技术永远在往前发展,每一个技术看着都比前面的吸引人,我们觉得吸引人的时候,基本上就忘记了过去。

2004年《纽约时报》宣称当年为慕课之年,去年就出现了慕课的死亡。我们从事研究的人其实很少关注教育、教学的理念,往往一直在追求新的技术。

可以这么说,现代信息技术几十年,在理论、创新、教育效果方面基本上没有多少进步。所以今天我讲的不是前沿,我要讲这几十年我们在失败中学到了什么。


二、教育技术的发展

1985年,我把我们机械式的语言训练电脑化,开发了很多这种产品,例如自动化抽认卡。

1992年,我做了一个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网站。

2002年到2005年,中美两国教育部开始合作开展网络语言项目。

2005年,我们跟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开发了“新时代交互式英语视听说”教程。

2006年到2010年,我们在美国开设中小学的网络汉语课程,同时还在孔子学院总部的支持下,编了第一个3D、多网络社区、多人汉语学习游戏软件。

其实我们做了这么多年,到现在为止,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少?比如说这几十年来,我们的语言学习效果是否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这个我真不敢说。现在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比以前高,但这是不是技术的原因?很难说。


三、教育技术的五大历史误区

其实我们追求技术是没错的,我们要用技术解决语言学的问题,解决教育的问题,这是没错的。而且技术确实具备这种潜力。但是为什么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和金钱,技术却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所以,我们要反思技术本身,总结教育技术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几个原因。

我们总结出五大历史错误,这是从整个教育技术领域,而不仅仅是从语言教学领域来讲的。


(一)关系误区

什么叫做错误的关系?即教师与机器的关系,就是人机关系,我们没弄清楚,早期在教育技术领域,存在教育替代论,就是我们想用一个技术替代教师。现在这种思潮还在继续往前走。

不但有机器替代人的问题,还有机器替代机器的问题,比如不同媒介的相互替代。我们现在有了电子书,家里还要不要纸质版的书?电视出现是不是必然应该取代收音机?这个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二)应用误区

技术是拿来创造的,还是拿来消费的?教育心理学有个概念,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学生自我内在创造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建构心理学。记下来的东西很多会忘,学生必须要自己重新构建,但是我们有没有给学生构建的机会?

现在大部分是传播性的技术,有很多教育基础软件,或者语言教育软件,纯粹是传播式的,就是我们有一个电子版的,或者是可控制的视频。不是学生创造语言,也不是学生应用语言,而是学生在消费语言。

(三)目标误区

目标与目标冲突的问题。传统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很多人认为宏观目标应该是提高考试分数。未来这个目标是不是要变化?

实际上,信息技术被我们传统的教育目标限制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大纲、考试,限制了新技术可能发挥的作用,这是一种错误的关系。新技术出来后,应该重新定义教育,或者语言学习的目标。要从语言能力转化成教育能力和教育目标。


(四)假设误区

错误的假设,这个也是很重要的,是纯粹教语言,还是培养我们在虚拟世界里生存的能力?

进入21世纪,我们随时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物理世界,一个是虚拟世界。现在虚拟世界很大,我们的孩子可能有一半时间在里面,但是他们懂不懂如何在虚拟世界生活呢?不懂。

我们还没有学会怎么在虚拟世界生活,我们更没学会如何在虚拟世界学习,我们要帮助学生的不仅仅是在虚拟世界学现实的语言,而且还包括通过虚拟世界生活,学习虚拟世界的语言。


(五)实施误区

就是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传统基础教育实施的时候,往往是政府往下推行的,不是教师自发要用的。

很多老师说,新的技术,例如电子白板,基本上只有上示范课的时候才用,他没有真正使之融合在自己的教学中。如果要融入到教学,你必须自己不断思考,重新思考这门课的走向。


四、重新定义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是很复杂的事情。怎么考虑这个关系?这里就要考虑效率。效率是什么?如果同样的投入你达到更好的效果,就叫效率高。还有一种可能性,投入更少,但是达到同样的效果。这就涉及到人机关系的问题。

如果说机器、技术可以取代人,降低成本,例如MOOC,一门课有20万人上,一个教授可以教20万人,肯定比一个教授教20个人强。但是,我们就要考虑它能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基本上没有达到,可能80%的学习者,翻到前三课就不翻后面了。

如果我们抛弃人机可以替代这种观点,我们怎么思考这个问题?大家首先可以看到,电视并没有取代收音机,但是重新定义了收音机的使用方法。

很早以前,收音机曾经在家里起到与电视同样的作用,50年代时,全家人围着一个收音机吃饭,后来电视出现了,慢慢成为家庭的中心。

收音机是不是真正被取代了?没有。我们开车的时候还在用,为什么开车听收音机?这就是功能的重新定义。

教师、人是不是都需要重新定义?我认为,任何的技术,任何的媒介,我把人也看成一种技术,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比如说锤子,它对付钉子是最好的,但是你要用锤子去敲螺丝钉呢?你可以用,但它不是最好的。

每一种技术应该对应一定的功能,这在教育中会产生优劣的问题。我们现在设计的时候,其实很少考虑这个。我们总是想做一个全能的东西替代过去。这是我们教育技术一个很大的误区。

每一种技术,每一个媒介,每一个设计一定有它的目的,它适用于某一种功能,而不是所有的功能。如果你想替代它,做出来的东西肯定不能解决问题。

有一个新的概念叫做跨媒介。你要让一个人融入一个环境里,每一种媒介都能够起作用。电视节目有配套的游戏卡、漫画、玩具、铅笔、书包等。

例如漫画,它是纸质的,可以随处带着,随处看。而且漫画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人的触觉、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大家有时候还是觉得翻一本书舒服。铅笔、玩具、书包,每一种都有意义。

我们周围的媒介本身是有很多意义的。所以,我们要分析到每一种可能使用的媒介,它的特质、功能、优势和劣势。


五、语言教学中的任务分析

在智能机器时代,教育向何处去?人工智能把人变为更好的机器,这是不可能的。人工智能应该是让人成为更好的人,而不是更好的机器。

我们现在可以做一个简单的任务分析,语言教学有哪些功能是必须要实现的?有三点,任何语言教学要成功是不可避免的。


(一)输入/接触

第一个,叫做Input / Exposure,你不接触一种语言,不可能学会。

接触的语言必须有几个很重要的参数。第一,量大很重要,Sufficient/Abundant。我们语言教育失败的一个原因是教得太精,接触太少。

第二,高质量,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输入的质量要高,要有真实性。然后,i+1,还有多媒体。什么叫做真实?必须要完成一个真实的目标。比如说I have a nose。有任何交际意义吗?没有。“i+1”就是你学的东西一定要比你现在的水平高一点点,但是不能高太多。这就有一个挑战,“i”是我现在的水平,“i+1”,这个“1”是多少?不知道。在语言教学中,我们能不能给学生提供程度、难度刚刚合适的学习方法?

最后,多媒体,大家知道,在任何学习中,多感官的输入肯定比单感官的输入要强。你能看、能听、能摸、能闻、能尝一个东西,你理解就会更深入。


(二)练习

必须有练习,这个词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往往会用错。为什么?练习不等于重复的记忆。

练习有几个参数,第一个叫做“A Lots”。心理学叫做1万小时定律。什么意思?就是一般来说,你要把一个事情做得很优秀的话,花1万小时是很必要的。而我们在课堂中,在教学中给了学生多长时间自我练习?

怎么练习?重要的是有意义的反馈。我们给学生什么样的反馈?一对一的反馈,第一要及时,第二要有目的,第三,反馈可解决的问题。

反馈不等于给成绩。只要你给了学生成绩,学生肯定不学了。有意义的反馈很重要,有些反馈学生知道是自己的错误,但不可能改正。语言是一个自我发展的过程,不是一个记忆过程。

例如,中国人学英语,“he/she”,这是很简单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是混淆的。那个时候你再提醒他也不一定有用,他只有慢慢地解决这个问题,还有很多规则的形成都是这样。每个人的语言学到了什么程度,你给他什么样的反馈,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三)动机

动机,就是想不想学的问题。动机要求我们的教学过程本身必须是有吸引力的,而且内容必须与我有关,叫做Relevant

学生可以控制自己的进步,现在我们在学习语言时,这个控制权往往是交给别人的,是老师判断你学得好不好,不是学生自我控制的,因此成就感低。

我们研究过,为什么游戏上瘾呢?一个是自我控制,是自己选择的。第二个是玩家觉得自己能成功,而且每玩一次之后,就知道下一次玩得好不好。在语言学习中,学生有多少时候感觉到自己在进步?


六、构建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如果要设计一个新型的环境,我们怎样来考虑?提几个简单的标准,假如说你们设计软件,设计学习环境,不管做什么,要有一个浸入式的环境,语言学习必须要有一个大的环境。

我们要重新定义每一个媒体在什么地方起作用。我提了一个想法,语言学习生态。例如,我们研究一个小池塘,它里面必须有不同的物种。

我们在设计教学环境的时候,人作为物种之一,电视、音频作为物种之一,活动作为物种之一,怎么结合?怎么构建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我认为这是未来国际汉语教育技术前沿研究要思考的问题。

刚才讲的几个方面,有哪些事情是老师课堂里面干不了的?比如说,“大量的输入”老师是不是干不了?必须有媒介,有载体,大量的阅读,大量的听,一个老师肯定做不到。

从动机的角度来说,一个再活跃的老师,个人输出量是非常有限的。再好的老师也没有演员演得好,表演力还是有限的。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技术是不是解决了输入的问题?

第二,“i+1”这一点,人很难做到。一个班再小,五个人,十个人,也很难做到“i+1”。你不知道这个学生要掌握什么东西,现在所谓个性化学习必须要以技术为支撑,没有技术支撑不可能做到。还有“大量的练习”教师做不到。一个班20个学生,如果每个学生单练的话,每个人能分多少时间?

其次,有些事情是教师不愿意做的。例如,当老师的,批改过多少让人头疼的作业?老师的工作里,有多少重复性的、机械性的、同质化的劳动?这些机器完全可以干,你可以编一个软件减轻老师的负担。

然后,有些事情是老师可以做,也不太讨厌做,但是没有机器做得效果好。比如说老师声情并茂读一段书也挺好,可以解释一下。但是可能机器做得更好。

反过来分析,在语言教学中,哪些功能是人可以实现,机器完全不可能实现的?互动,对吧?

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与人和机器的互动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三岁以前的孩子,他看电视、玩平板电脑,是学不会语言的,因为没有真正的互动。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我之前有一个观点,技术可以提供很好的教学,不能提供很好的教育。教育是人的成长问题,人的情感、认知、道德的发展,教学是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养。

在新的语言教学环境下,怎样重新培养教师?新型的国际汉语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可能更多地是调动学生情绪,给学生互动。

智能时代教师可能就是学习机会的聚集者,是一个学生的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学习环境的总设计师。

从语言输入来说,我们有谷歌翻译软件,谷歌搜索软件。在汉语学习方面有一个大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词汇的记忆,往往我见过一个生词,之后再也见不到了,可能五年后见到它又变成生词了,就是没有强化。

现在你学一个单词,马上可以通过词频软件,查出这个词,而且根据自己的水平,你可以在谷歌里找水平接近的文章。这个词可能在100个地方出现,可以扩展,你读这一句,这一段,这个词就出来了,以后你的家庭作业就变成这个了。这个软件应该很好开发,这是机器必须干的事情。

再如翻译软件。翻译软件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现在谷歌翻译、讯飞还不完美,正因为此,才可以作为一个教学工具,可以让学生对它的翻译进行纠正、校对,让学生在用的过程中使这个软件更完美。

还有很多软件也可以用于练习,例如抖音,抖音是孩子练习的机会。大家可以思考怎么样使用练习,练习要是真实的,要有受众。比如说学英语的北京孩子,可不可以成为农村孩子的英语辅导员呢?

再比如,我们怎么解决输入问题?我们觉得老师的输入从形式上不够有吸引力,内容上不够丰富,而且不可能做到“i+1”这个难度。所以当时我们就设计了一个线上的内容,就是学生在线上先观看或者阅读,线上内容可以调整,有视频、故事、新闻等。我们可以控制它的速度,也可以控制它的难度。

我们要求个人通过网络自学,掌握到一定程度以后开始约课,大学老师不面对100个人讲课了,人的互动性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10个学生,英语水平都差不多,内容都掌握了,来跟老师见一面,这就把语言的社交性体现出来了。

实际上我们当时要把人、技术、不同的媒体特征区分开来,构建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总结

今天讲的几个内容我再总结一下,主要就是人与机器的关系问题。这可能是我们在今后教育技术中考虑的最大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构建对自我最有价值、最优的国际汉语学习生态?这里必须深刻考虑技术、媒体、现实世界、虚拟世界等因素。

第二个,应用误区,创造还是消费的问题,怎么样把技术变为学生创造的工具?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知行合一”,当然有一个问题,先“知”还是先“行”?先“知”后“行”,还是先“行”后“知”,先“知”后“行”以前是有道理的。

但是现在我们的信息是即时的,你可以边“行”边“知”,甚至通过先“行”,当我知道我需要什么的时候,我再来“知”。这叫做即时性学习。

我今天讲了很多内容,其实是一种反思。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如果我们要超越过去,我们就应该吸取经验教训才能往前走。

国际汉语教育技术,重点不在于技术,在于教育,在于国际汉语。技术要为我所用。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应该是从教育、教学,我们自身的功能出发,改变我们自己。(文章来源:孔子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