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互动 » 教学互动 » 文章内容

厄瓜多尔汉语教学拾零

  • 时间:2015-01-04 20:00
  • 作者:马振权

近年来,随着中厄合作的深入发展和两国关系的良性循环,在厄瓜多尔,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迅速增加。与之相应的是,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呈迅猛增长势头。

为了更好地促进当地汉语教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提高厄瓜多尔汉语教学质量,笔者根据亲身经历,对在汉语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加以梳理并予以浅析,以期与广大汉语教学工作者进行交流探讨,共同推动海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深入发展。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际,在国外汉语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教材利用应该灵活机动,不可僵化教条。对外汉语教材只是一种切实可用的教学资源,它在为教师教学提供较为实用的语言材料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或多或少的局限性和有限性。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加工处理,补充课堂所需的语言材料,删减本课教学所不必要的多余内容。有的教师过于忠实于教材,教材上有的面面俱到,甚至连呈现顺序都不敢调整。教材未提及的则一概忽略,不能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补充和利用。有的教师甚至连教材上所列的英语解释都要逐个过关,而不考虑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这种过于忠实于教材的做法不仅违背了教材编写者的本意,更容易束缚教师本身,使教师只顾照本宣科,进而影响到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 语音语调应尽量标准,不可放任不管。受母语和习惯的影响,这里的学生开口说汉语时,语音语调存在明显的不足和差距,更不用说字正腔圆了。语言作为交际沟通的一种重要工具,口语教学应属重中之重。而汉语的语音语调又不同于当地母语。一旦学生的发音习惯已经养成,再来纠正势必费时费力,效果欠佳。所以教师应该适时纠错,帮助学生养成规范正确的语音语调,尤其在初级阶段特别重要。如果因为担心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而不能及时恰当地纠错,将会后患无穷。毋庸讳言,教师不顾语音语调是否规范而盲目迁就学生,最终会导致学生开口说话却洋腔怪调,窘态百出。

3. 汉字书写应遵循传统,不可盲目创新。作为方块儿字,汉字的书写规则有别于字母文字。根据汉字书写习惯的要求,先在平时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好笔画名称和书写顺序,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如果学生先熟悉了汉字书写规律,再学写汉字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时,由于已经掌握了书写原则,他们会写得规范、得体,而且写得流利舒畅。在教学生写汉字时,笔者不赞成用1、2、3……等说法代替笔画名称的教学方法。因为这种急功近利的方法不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书写规则,更无规律可循,反倒使学生觉得杂乱无章,我所适从。根据调查,能够掌握笔画笔顺的学生,写字速度也快,字体更端正,美感更强。相反,那些不懂书写规则的学生,写起汉字来明显吃力,甚至会闹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来。

4. 课堂用语应简洁明了,不可过于复杂。因为学生的汉语水平所限,加之缺乏语言环境及运用机会,多数学生无法理解较为复杂的课堂用语。虽然对于教师来说或者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教师所用语言非常简单,但还会给外国学生带来难以理解的困惑。所以教师一定要考虑用语的简练性和明了性,尽可能使用简短句式,甚至独立使用词或短语,同样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尤其在初级阶段教师应该多加注意。此时如果教师试图使用完整句式,可能会事与愿违。笔者想到了一个教学实例。一次课上,某教师想让学生把书翻到26页,于是他使用“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6页”这句貌似简单的指令。不曾想学生听了以后却一脸茫然。原因在于教师忽略了“把”字句的难度。另外,“下面”一词也让学生们颇为费解,因为他们刚刚学过的“下面”是相对于“上面”而言的。可见,虽然简单,但教师如何运用课堂用语还是要费一番功夫和心思的。

5. 中介语应该适可而止,不可过多过滥。外语教学离不开中介语的使用。但教师教学时应尽量使用目的语而非中介语。这样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接触目的语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应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学生对母语或中介语的依赖,从而增强他们运用所学内容的意识。可能有教师担心学生的接受程度不高而大量应用学生的母语,结果是学生只要张口说话就讲母语。可问题在于他们的母语无需在课堂上进行练习,而刚刚学到的的汉语却又失去了巩固提高的机会。实际上,浸入式教学法之所以非常成功,与脱离母语的依赖和干扰是有很大关系的。

6. 师生互动应充分有效,不可讲多练少。虽然教学中的学生观和教师观近些年发生了明显改进,但一到课堂上,教师往往不知不觉地担当了主角而置学生于次要地位。有的教师甚至一旦开讲,便滔滔不绝,从而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丧失了参加实践、锻炼提高的机会。教师有可能有意无意地越俎代庖,置学生感受于不顾。须知,教学活动,特别是语言教学活动,如果没有学生自己亲自动口动手,反复操练,是无论如何不会取得良好效果的。即使教师讲得有声有色,异彩纷呈,学生也很可能一无所获。因为语言技能是需要反复练习、不断实践才能获得的,语言学习者决不是单纯依靠教师讲解就能学会语言的。

7. 学生表现应明察秋毫,不可麻痹大意。教学活动归根结底是一种师生双向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细心观察,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应该对学生的表情变化进行及时捕捉,以便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细微变化,教师应该能够洞察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而对教学活动作出判断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比如学生的满意表情或者微微一笑,可能表明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微微皱眉或者轻轻摇头,可能意味着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解释。在一次课上,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的学生发出叹气声,甚至不止一次的叹气,可惜该教师未予理会,只顾照常进行。结果是学生一头雾水,似懂非懂,心情也一落千丈。那么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8. 感情投入应真诚亲切,不可冷漠孤高。情感对于教学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课上课下,学校内外,教师应该跟学生友好相处,成为朋友。这对于异国学生来说尤其有吸引力。因为他们也非常希望与外国朋友相互往来,了解异国风情。而我们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教师跟学生之间能够用心来交流,学生的积极性便可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语言教学的效果也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

9.文化差异应予以关注,不可置若罔闻。作为教师,了解并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融入到学生生活中去,对教学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会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解甚至不快。如果教师能够理解学生,学生会以同样的宽容和理解对待老师。这样,一些小误会、小摩擦就会迎刃而解,而不会构成对教学工作的障碍。例如老师如果理解他们的足球情结,就可以借题发挥,引入教学活动。相反,如果教师对此不太了解,甚至抵触,则可能引起学生的不满甚至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进而导致教学工作受损。

10. 教师之间应相互学习,不可唯我独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亦然。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同样充满了无尽的知识和无限的教学艺术。教师们都懂得“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的道理。但在实际教学中,未必能够做到善于“取长补短”。出于各种原因,或碍于情面,或碍于资历,有些老师较难做到“不耻下问”,而容易做到“敢为人师”。这恰恰阻碍了教师成长的脚步,也阻碍了汉语教学整体提高的预期。所以教师们应该积极调整状态,正确认识自己和同事,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以共同开创我们汉语教学的新篇章。

当然,要想做好我们的汉语教学事业,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笔直根据实际情况,基于肤浅的认识,对教学工作进行小结,希望与大家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作者简介:马振权,厄瓜多尔思源孔子课堂汉语教师,亚洲英语教师协会会员。

email: enjoyyour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