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互动 » 教学互动 » 文章内容

汉语学习者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应对措施

  • 时间:2014-12-16 16:00
  • 作者:黄鹤飞

随着汉语学习的热潮持续增温,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也是逐年增大。不论学习者的国籍、身份、年龄和学习目的有多么不同,他们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心理发展的过程大致一样。经过十多年在德国的教学,根据对数百名学员的学习心理的观察,我发现他们学习汉语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兴奋期:所谓的兴奋期,也就是对仅有要学汉语这种想法就感到兴奋的时期。一些学员在第一节课讲述自己学习汉语的原因的时候,大多举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学过欧洲的其它语言,想尝试新的非拉丁语系的语言。他们认为汉字非常神秘,非常美。如果通过学习,可以认识别人不认识的那些神秘的汉字,就太让人兴奋了。

他们上前几课的时候,对所有的关于这个语言的知识,都感到好奇,感到兴奋。他们怀着满腔热血来学习。在学了一段时间后,起初的兴奋心理逐渐开始分为两种。第一种,也就是在从对汉语一无所知,到略知汉语的一二的时候,慢慢发现汉语的魅力,觉得汉语的汉字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难学,发音也不是难如上青天。在这里,老师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怎么教汉字,怎么教好汉字,都是非常有技巧的。比如,教汉字的时候,作为老师,我们要给他们讲解每个汉字的结构。为了加强对汉字的记忆,我们要把每个汉字编成一个故事给学生,也让学生自己编故事。至于这个故事是否符合这个字的字源,根本不重要。教发音要根据各国语言不同的特点,结合当地的语音来教学,不能生搬硬套地将汉语的四声法用在课堂上。比如,德语中的长音和短音之分,就是我们汉语中的一声和四声之分。这样学生就会发现汉语和许多语言一样,只要学就能会,而且汉语语法的精炼也让许多日尔曼语系、拉丁语系、及斯拉夫语系学生感到赞叹。

第二种情况就是在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发现汉语和许多言语一样,要去花时间去学,不是像人们梦想得到那样,上几节课就能会,能懂。在知道一二的情况后,已经满足了当初好奇心。他们没有真正发现汉语的魅力,慢慢发觉自己并不是像开始的时候那么向往学会这门言语,这一批人就会选择放弃。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也是人之常理。毕竟语言学习和吃饭一样,各有所好,不能勉强。

第二个阶段也就是成就感期。这里的成就感,不是完全掌握汉语后的那种成就。这时学生会慢慢学会认写一些汉字,读一些简单的对话,特别是对一开始就从汉字入学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成就感就更加明显。在没有拼音字母注释下,上了第一节课后,就能认读短小的对话,这让他们对汉语学习信心百倍。在这一段时期里,学生的兴趣及学习劲头都还很十足。他们能够坚持做作业、记单词、坚持上课。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艰难期。在经过了兴奋期,成就感期以后,随着所学的内容越来越多,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也就出现了一种新情况:那就是学生会混淆一些生字,忘记所记的汉字。

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从一开始就正确有效的话,在这个阶段,学生一般能开口成句,并且句句正确,能和别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可以阅读小故事。但是,一些学过的汉字却开始慢慢忘记了。这时,一些学生会感到十分沮丧。他们认为自己花了那么大功夫,一个星期或者甚至一两次没看这个汉字,就记不住了。因为看不到明显的质的变化,看不到飞跃,反而有一种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感觉,这样就加剧了他们的挫折感。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老师的鼓励。老师要时刻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鼓励学生坚持,坚持再坚持。在处理教学内容上,不能急于求成,强调复习,复习,再复习。学生学了,并且能够真正掌握,才有成就感。我们也应该告诉学生,学过的东西忘掉是正常的。在长期的教学中,我发现在这些学生中,一般对所学的汉字的忘记率是10%-30%,也就是说好学生经常复习的话,可能会忘记10%的生词;相对差一点儿或者复习不够多的学生会忘记30%的单词。对德国人来说,有那么几个字非常不容易记忆, 比如:手表、报纸。个别学生能够做到过目不忘,这种人有超凡的图像记忆能力,但是这毕竟只是少数。有的字容易记,有的不容易记,这在学习任何一门外语都是正常现象。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再加上持之以恒的精神,一定能战胜困难。度过这个艰难期的学生一般最后才能真正享受到汉语的美,也能比较轻松自如地去自学这门语言。

第四个阶段,我称之为自如期。到达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经过多年的摸索,根据自己的喜好,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们此时虽然还会在写作和说话表达时犯错,但是这些错误已经微不足道了。口语上,和中国人交流已经相当自如了。在这个时期,老师主要教授学生汉语语言表达的一些特点,比如,同样的意思,因为受到母语的影响,不同国家的学生会用不同的词语,会用不同的句型来表达。意思虽然不错,语法也完全正确,但是,我们要让学生意识到中国人喜欢怎么组织这个句子。事实上,语言表达的特点从一入门就开始学了,只不过,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它提升到理论上来。比如,德国人比较喜欢用介词结构的句子:“在中国,商店很晚才关门”,而汉语常常用定语来表达,我们会说:“中国的商店很晚才关门”。

在这里,希望我的一点教学体会和经验对老师的教学有所帮助,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从汉语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作者:

黄鹤飞 ,德国中部黑森州技术大学汉语教师,德国黄鹤飞出版社社长,黄鹤飞语言学校校长,著有《难忘中文》系列教材,出版了二十多本汉语辅导教材。huang@sprachschule-huang.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