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互动 » 教学互动 » 文章内容

海外汉字教学需要改革(8)——谈谈汉字笔画(三)

  • 时间:2014-08-25 13:00
  • 作者:黄金城

前面说过,无论国内小学语文课还是对外汉字教学,做法都一样,即“汉字教学笔画始”。

这个做法是汉字教学(国)内(国)外不分的典型例证。对外汉字教学需要重新设置笔画。重设的原则也已经作了说明。根据这些原则,我们设置了三类九种笔画,包括:

第一类:线性笔画。包括“横”“竖”“斜”“弯”四种笔画。

第二类:尖形笔画。包括“撇”“提”“钩”“捺”四种笔画。

第三类:点形(水滴形)笔画。只有“点”一种笔画。

“九笔画”与传统笔画的数量基本持平(通常设六到八种,丁西林设九种),所使用的名称术语也大多与跟传统的相同,但是内涵却很不一样。为了避免引起误解和混淆,在完整介绍新设置的九笔画之前,先在本文做一些必要的说明,作为铺垫。

1.笔画的定义:

我们所说的笔画是对汉字结构作图形分解、归并的结果,它是汉字最小的形体单位。

2.重新设置笔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辨识汉字以尽早形成书面阅读能力,而宋体字是最常见的印刷字体,因此分析的字体为宋体字而不是通常教学使用的正楷字(参考王汉卫,2013)。周健教授告诉笔者,他主张教汉字识与写的教材采用细黑体,因为“接近硬笔书写字体,更便于简化分析笔画(比如点和捺、撇可以合并)”,“如果只辨识,可能还是需要用到宋体,毕竟大多数印刷文字是宋体字。”他的意见很有道理。

3. 笔向规定:

线形笔画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直下,左下,右下)

尖形笔画从起点向上(上,或左上或右上),向下(右下或左下)

点形笔画:向下(左下或右下)

介绍汉字经历过的刀笔和毛笔两个阶段(王力,1957:39),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笔向规定:线形笔画可以模拟右手用刀刻写(硬笔硬纸),体会为何逆向行笔不易;尖形笔画可借助毛笔(或画笔,即软笔软纸)体会重按轻提,向外形成尖形的过程(即“出锋”。这是称为尖形笔画的原因);点形笔画也可借助毛笔或画笔体会向下用力才可形成水滴形。

4.本文的笔画关系有三类:

独用:与其它笔画无交点

不独用:与其它笔画有交点

合用:与其它笔画组合,达到延长的效果

合用的图形特征是:撇和捺借助长笔画(横,竖,斜)延长出锋前的部分。两个笔画在出锋处衔接,过渡自然,浑然一体。“钩”画与此很不一样:它依附在其它笔画末端转向出锋,两个笔画之间的交界十分显眼。合用笔画用全称:“又”的第二画“斜撇”,“川”的第三画“竖撇”。在不引起误解的情况下,也可用简称,即“斜撇”“竖撇”均称“撇”。

5.关于小尖角

许多情况下,笔画的端点会带有小尖角。这是印刷体宋体字特有的。比较以下字体:

宋体:三,川,又,口,几,河,买,义

楷体:三,川,又,口,几,河,买,义

6.跟传统的笔画源自书写习惯不同,九笔画源自图形分析。由此造成了下面的一些特点:

第一.改变了笔画的定义,没有必要再区分“基本笔画”和“派生笔画”

第二.笔画设置的依据是几何图形和坐标。运用这些手段讲笔画,非常清晰易辨,不会因人而异。长期纠结不定的规范和统一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第三.提出“长笔画”“短笔画”“合用-延长”“依附性”等概念,规定“笔向”,提示不存在“圆形,三角形,圆点”。这些内容在过去的对外汉字教学中往往不重视,或者根本

不提及,但是实际上对学生辨识汉字非常有帮助。

第四.取消“折”笔,因为这不是一个特定的图形(费锦昌“遇到转弯就加一个折”);同时把传统放在派生笔画里的“斜”和“弯”(如“斜弯钩”之类)独立出来,设为一种笔画,因为它们都对应一个特定的图形。取消了折笔,传统的复杂笔画的称说就可以简化,如:“口”就是“竖横竖横”,“乙”就是“横斜弯横钩”。

参考文献

丁西林(1956) 汉字的笔画结构及其写法与计算笔画的规则,《中国语文》,第八期

费锦昌(1997) 现代汉字笔画规范刍议,《世界汉语教学》第二期

黄金城(2013) 《汉字AB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凤阳(1989)《汉字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王汉卫,苏印霞(2012)论对外汉语教学的笔画,《世界汉语教学》第二期

王  力(1957),《汉语史稿》(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

王  攀(2011) 试论汉字笔画的分类、排序与命名等基本问题,《学行堂 语言文字论丛》(第

二辑)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万业馨(2012)《应用汉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

易洪川(2001) 折笔的研究与教学,《语言文字应用》第四期

张静贤(1988)现代汉字笔形论,《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

出版社

(2004)《汉字教程》,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张  威(1998)论汉字笔画的分类标准与命名方式,《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第一期

作者简介:黄金城,上海外国语大学退休教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永久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