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互动 » 教学互动 » 文章内容

海外汉字教学需要改革(3) — 关于汉字的字感教学

  • 时间:2014-03-17 16:00
  • 作者:黄金城

周健教授认为语言能力的关键与核心是语感(2004)。这个观点特别重要。对汉字教学来说,汉字能力的核心就是“字感”,即内化的汉字知识与能力。我们认为,海外汉字教学改革的关键就在于树立字感教学的理念。

字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字感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尽快地实现这个过程。为此就必须充分尊重他们的思维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知识。

现在通行的汉字教学几乎都从“结合认字,学写笔划”开始。比较多见的是从汉字“一”学写“横”,从“十”学写“竖”等。这些汉字知识跟学生现有的知识并不一致,

甚至打架。以“横”为例:在学生看来就是一条横线,然而汉字笔形(尤其通常所教的楷体字)并非如此;为什么一定要“从左到右”,英文字母B,P,R,S中不是有“从右到左”的部分吗?为什么“一”横躺,而不竖立,像阿拉伯数字“1”呢?换句话说,这样教汉字,等于要把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基础加以改造,而不是利用。

我们知道,外国学生接触汉字之初,都会把汉字当作图画。这完全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把汉字当作图画来教。这里有两层意思:把整字拆解开,

得到一个一个笔画,我们要像分析几何图形一样探求其形体特征和书写规则;而对字的整体结构,则要分析图画的构图设计一样探求汉字各部分组合的道理,也就是寻找造字的理据。

下面介绍《汉字ABC》设计的一些练习题型【注1】:

1. 把“学写笔画”变为“辨认笔画”。如:在“香()、上()()南、朱(家角)

等字中找出“横”划,并且把涂上色彩使之凸现出来。

2. 把“教部件”变为“找部件”。如:在“亭、台、楼、阁、堂、廊、轩”等汉字中找出部件“木、口、丁、门、土、车、广”。

3. 把“教变形规则”变为“发现变形规则”。如:列出“金、手、水、言”等10个字作偏旁时的变形(如:金—>铜、铁、铅、银、纳)。题目“上面的10个部件都只出现在字的左边。这些部件的共同之处在于这个变体部件的最后一个笔画。请你观察一下,这个笔画是什么?”

4. 把“强记部首的意义”变为“发现部首的价值”。如:“很多父母给孩子取名字,喜欢用带部首‘玉’的字。如‘瑞,珏,珍,玲,琪’等字。这是为什么?”(参考第十一课对“玉”的介绍)

5. 把“订正错别字”变为“发现错字”。如:“下面的字我们都不认识。但根据笔形规则可以判断它们都写的不对。请说明为什么?”错字例包括:“中”写成在一个圆中插上一根棍子;“皿”和“官”的下部写成横置的大写字母B

至于笔向,通行的教法是让学生强记规则。《汉字ABC》设计了一个“试一试”的环节。要求学生想象自己右手用刀在硬板上刻写汉字,比较“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跟“从下到上”“从右到左”行笔哪个更容易更省力。【注2

不难发现,以上所介绍的练习题,都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对图形的敏锐感觉。这样的学习,不但有趣,而且十分有利于字感的形成。

我们认为,改革汉字教学就应该这样从字感教学入手。


【注解】

1. 在“谈海外汉字教学分‘两步走’”中我们说过,在预备课程的教学中“汉字是观察分析的对象,对哪些字要会读会写不作要求。” http://www.shihan.org.cn/topics/100380

2. 这里涉及对汉字笔画形成的看法。由于条件的限制,此处不便展开。我们的观点已经成文,题为“谈汉字笔画规则”待刊


【引用文献】

周健,陈萍2004, 试论汉语语感教学与教材创新, 《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

讨会论文集》

黄金城 2013,《汉字AB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终身会员, huangjincheng@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