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互动 » 学术探讨 » 文章内容

文化传递与交融的有效性

  • 时间:2013-09-03 11:00
  • 作者:钟英华

文化传递与融合的关键在于是否准确和有效。这里有语言传递的准确性问题。中华文化因为传递不够准确,交流层面的过于封闭和狭窄,有很多没能真正得到理解和认同,影响了传递和交融的有效性。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当今时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经历了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也经历了碰撞和洗礼,在包容和接纳外来文化的同时并没有失去自己,而是成功接受和借鉴了外来文化长处,丰富和发展了自身,形成了强大的融合力。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化更多的是在本土作为,而在对外传递和交融方面明显不足。从外界看来,中国文化的优秀之处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表现,没有被充分发现和认识:一方面是因为传递的不够,传递的准确性欠缺;另一方面是交融的层面不够,多封闭在华人世界内,没有真正与各国主流文化对话,自身价值没能显现出来。

一、中华文化深处具有很强的接纳力、融合力和抗冲击力

自古以来的接纳和融合,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我们不难发现,体现中华文化包容力和融合力的例证。

中国古代开封是犹太人的居住中心。宋代帝王曾友善地对犹太人说: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开封)给予当时的犹太人保持自己宗教和习俗,生活在中国帝王身边的高规格礼遇,使当时处境艰难的犹太人大为感动。这些人在中国娶妻生子,参加科考,担任文武官吏。那时开封有1000多犹太人,到了明代发展到5000多人,居于现在的开封、泉州、杭州和广州一带。中国历代君主和民众给予犹太人以足够的尊重,使他们欣然加入到中华民族的行列并得到发展。这些犹太人自愿改姓更名,与当地通婚,融合速度之快,融合之深十分罕见。这种融入完全是在自愿的,成为了真正共享同一文化的大家庭成员。这是一个典型的事例,无论在世界史上,还是在以色列史上都是奇迹。在很多国家,犹太人因为文化不能深度融合,不愿改变自己的信仰,不是受到排挤,就是被迫改宗,但心中仍怀有本族信仰。

新中国成立后,不少犹太人继续留在中国工作和生活,有些人不仅入了籍,甚至加入了党派,充分证明了中国文化对不同文化的尊重,真诚接纳和融合。这种接纳与融合,从文化自身传承和发展来看并没有损伤,而是更加壮大更加厚重了。
中国的上海和天津,开放性文化的特征明显。历史上开放性文化的形成是被动的,在被动开放和殖民统治下,由租界区向外扩展形成。但是,在多国文化、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文化的内核始终没有真正动摇,爱国诚信、务实创新、开放包容至今仍是社会主流文化精神,是深层次文化交融成功的案例。

二、文化传递与交融有效性欠缺,阻碍了中国文化走出去

几千年来,在不断接受外来民族文化,甚至是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中华文化更多的是习惯于接应,吸纳,融合和共享,在本土文化环境下实现了成功交融,值得称赞。在历史上中国人对文化走出去的意识并不强,传递与交融的有效性更是缺乏,加上闭关锁国的封建思想禁锢和国力微弱的客观历史因素,导致文化的对外传递基础非常薄弱,研究严重欠缺,有效路径和方法匮乏,对外文化沟通层面过于封闭和狭窄,严重抑制了中国文化面向世界传递交融的有效性。这是中华文化至今不能为世界广为客观认识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文化在外吃了不少苦头。
      1、语言传递缺乏准确性影响了文化传递与交融的有效性,不可忽视

我们不妨以的误解为例。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作为核心文化价值在对外传播和外界的认识效果,让我们明白了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准确和有效传递的重要性。其实,文化的对外传播从最初就需要斟酌和精雕细刻,而中国人在这方面下的功夫太少。

这个图腾本来承载着厚重的品质、文化传统和优秀内涵,可事实上,外国人至今没能准确客观地了解,更多的误读甚至误解。究其原因,首先是最初语言传递的准确性问题,这种影响在今天看来损失不小。

文化发展至今,之所以赢得了中华民族的广泛认同,源于其博大的胸怀:龙之所以由蛇的身、猪的头、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须、鹰的爪、鱼的鳞.......”构成,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华夏民族不断吸纳和积极地与其他氏族文化交融,充分尊重各方而形成了巨大的氏族部落文化联盟,吸纳各氏族文化的精华,接受了各自的图腾(代表特征)集大成而成的龙图腾。龙正是因为由各信仰崇拜的神灵(动物)特征综合而成,才不是某一现实动物的形象,体现了各文化间的尊重、交融、共建与和谐。其实,龙的产生,就是各民族融合的典型象征,记载了华夏文化在接纳包容、兼容并蓄、平等尊重、荟萃文明、民族和睦、广泛认同等方面的发展历程,也充分体现了集各民族优秀文化于一身,促进共同发展的优秀品质,接纳而非排斥、融合而非对峙,尊重而非鄙视,体现了多元文明兼容并蓄、和睦共享的发展轨迹。正是因为集大成,才很容易得到共同推崇,才迸发出强大的动力,达到广泛的认同、崇拜和发展,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由此得出,文明碰撞之时选择共赢,是彼此存在和发展的明智之举,具有很好的借鉴性。

然而,这种典型文化交融的案例在传递中却被扭曲了,问题就源于最初的语言翻译。西方人从孩提时代就在神话里了解口中喷火,吞噬善良人类的恶兽魔鬼怪物,一种形如蜥蜴的爬行动物,叫做“dragon”“dragon”在幼小的西方人眼里是张牙舞爪、危害人类的恶魔形象。很难想象从什么时候开始,被简单地与“dragon”这个词对译(也许因为外形近似),但无论如何,龙与“dragon”的本意毫无相干。我们姑且不去溯源始作俑者,这种对译完全失去了的风采,这种简单的对译在众多权威性--词典里广泛采用,错误地引导。难怪人们谈龙色变,特别是对根本不了解中华文化的外国人,实在有些被愚弄和不够公平。在西方“dragon”的恐惧和厌恶形象,被迁移到对中华文化甚至对中国人的错误认识上。令人欣喜的是,最近百度在线翻译中,“loong ”作为的新译法已经取代了“dragon”。我们呼吁对龙的重新认识和解读。在承受了巨大损失后,终于人们开始意识到一字之差的非同小可。其实,这种一字之差站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视角去观察并非个例。语言传递的准确性作用于文化传递与交融的效果不可忽视。
      2、交流层面过于封闭和狭窄,影响了文化传递与交融的有效性

中国的文化精品在国外主流媒介(学术媒介和大众媒介)极其缺失,交流层面过于狭窄,大多封闭在华人世界。文艺作品(电影、电视、广播、杂志、报刊、网络等)缺乏规划和设计,切入点与受众不贴近,一厢情愿、直白枯燥、形式呆板、格格不入,致使本来颇具分享价值的优秀文化特征鲜为人知。

张艺谋等一些熟谙中外文化热点,创意独特的著名艺术家在文化正向传播上的作用不够,支持和投入不足使其潜力没能充分发掘(奥运申办片、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文化提炼很成功),走向海外的正向作品稀少,能有效传递优秀文化的就更少。
中国文化缺乏有效载体,与世界发达文化传播差距大。美国影片《功夫熊猫》的传递效应值得研究。《功夫熊猫》选取了中国人最喜爱,全世界都知晓的功夫和国宝大熊猫为形象载体,征服了受众。影片从一开篇就牢牢抓住了观众,突破了5亿美元票房纪录。

《功夫熊猫》的成功具备了如下优点:1、以中国文化广为接受的原型为主角;2、以中国文化脉络和环境塑造故事情节;3、把现代技术与受众热点相契合;4、通过现代科技和高超电影技术制作逼真、震撼、幽默的卡通形象;5、以文化价值附载方式展开有效传递;6、选择了世界贸易范畴内的大众媒介进行了有效的商业运作。

三、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自信与自觉意识欠缺

改革开放以后,在强烈外来文化价值观的冲击下,中华文化经住了考验,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不仅支撑着社会的变革和不断发展,更在持续高速发展中对社会长期稳定的维系起到重要作用,也必将在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中继续发挥积极作用。然而,中国人因为离得太近而身在其中不觉,忽略了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提炼、自信与自觉认识。

中华文化中以和为贵、刚健自强、愈挫愈奋、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勤劳勇敢、仁爱孝悌、爱国诚信、文化多元、互敬互融、和谐共赢的独特品质,发掘和传递得很不够。我们在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国家或民族最重要的三大传统文化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都集中贯穿同一主题,且鲜明而突出地强化了主题思想---“,这恰恰是中国。从咿呀学语到长大成人,我们在这些节日里共同制作和品尝的独特食品---饺子、元宵和月饼,都寓意着且不断强化着团圆、和睦的意念。中国人不断强化的思想,主张家和-邻和-社会和,这种文化构建了以稳定的家庭单元作用于全社会的维系格局,对社会的长治久安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也是30多年快速发展并保持社会稳定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国人崇尚仁爱,这个汉字的构成,是由组成的。也就是说,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你把我当做人,我也把你当做人。就是爱人、尊重人、关心人、体谅人。其实,大到国家的发展战略思想--“和平发展战略也同样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这些文化现实贯穿了历史,根源殷实可以追溯,在现今时代越发重要,也面向未来昭示明天。这些文化精华的独到之处,需要充满信心地深刻体会和自觉实践,更需要大加弘扬和积极传播。

文化自信与自觉,直接关系到能否把文化的精华继承下来和传承下去,也关系着能否积极准确地推介给世界,让世界分享和借鉴。世界上很多人钟情中国文化,正是认识到了我们所习焉不察的优秀文化品质。

自身文化传承和价值的自信与自觉,一方面需要对文化本身的关注、提炼和挖掘,另一方面需要系统的教育,这对国人来说更加重要。故宫就在身边,还没来得及去看看,文化在身边发挥重要作用,还没顾得发现和反思。中华文化的高超之处就是天天在做却浑然不知。这样的文化向外传播,必须准确把握实质才行,而且还要找到在异文化环境中的有效解读、价值跨越和价值分享。

四、提高文化交融与传播有效性需要扎实的脚步

孔子学院/课堂在世界各地落户和汉语教师走出国门,使面对面文化交融的机会扩展了,这是以前没能做到的。我们见到了无数渴望中国文化的眼睛,他们需要真正的文化,希望品味文化的优秀特色。因此,我们要好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要好好思考文化怎么走出去?如何才能与世界有效沟通?这是关键。要让世界感到中国文化的喜闻乐见,要能悟出深邃,悟出价值来,让世界不加误解地感悟和了解中国。

因此,国际汉语教师肩负着重任,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1、我们的老师要知道中华文化的深邃之处,要有自信,还要有自觉传播意识。

文化走出去,首先需要我们自己的认同。我们对自身文化要有清醒的认识,自信认同,自觉实践,认真践行。我们的文化能不能深入人心,关键在于我们找没找准。要避免在形式上做文化,把文化肤浅化、幼稚化,为了文化做文化,不能只是停留在搞些剪纸、书法、中国结、太极拳、葫芦丝,认为这就算是有了文化。我们真的需要对存在于身边的中华文化重新进行反思和提炼,必须找到向异文化环境注入更深邃厚重、更有借鉴价值的东西。

2、努力拓展传播媒介,关注国际文化教育动态,研讨文化沟通的路径和方法

我们需要和国外伙伴探讨建立更多的主流传播媒介,这不仅仅对我们有益,也对国外同行非常有益。天津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合作创办了《国际文化教育》中英文双语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ISSN 1839-9932 (半年刊)】。这个刊物在澳大利亚学术期刊局注册,为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全文收录。之所以创办这个期刊,是为了为海内外主流文化教育学者开辟一个学术研究和交流的阵地,让更多关注国际文化教育与传播的人多一个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主流学者各抒己见的学术性期刊。这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不仅包括中国文化,更包括世界文化,让文化研究与传播的同行们多一些碰撞和切磋,把传播媒介拓展一些。我们渴望有更多的合作平台产生,更希望这些平台真能为各国学者的研究与交流起到作用,共同切磋和研讨文化沟通的有效路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文精神事释例》,钟英华、王锡三、杨薇主编,商务印书馆
2、《伏羲考》,闻一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
3、《龙凤文化源流》,王大有,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4、《现代牛津英语词典》,凯瑟琳索安斯编,牛津大学出版社。
5、《中华龙起源之我见》,张明华,《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