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互动 » 学术探讨 » 文章内容

教无定法,学有所值

  • 时间:2013-08-23 16:00
  • 作者:宋连谊

一、教师与教学

俗话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无疑是有道理的。虽然“知彼知己”未必就战无不胜,但是不知己,不知彼,要打胜仗也不太可能。这个普通的道理对我们从事教学同样适用,尤其适用于我们要去一个新的国家、新的机构(大学或中学)从事新工作的学员。

我想先从一个英文词语开始,即global viewGlobal在这里不是“全球”的意思,而是指“全面的、综合的、整体的”视角。我们从事语言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汉语水平当然是工作重点。可是这些学中文的学生为什么选择中文呢?有几个是今后要致力于研究汉语语音、语法和语义的呢?他们更感兴趣的可能是这个正在并将更大程度上影响世界发展的国度都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及其解决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比如,如果问到你: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你可能会说是人口问题。但这是你的看法还是中国人普遍的看法?你了解西方人对中国问题的看法吗?在课上和课下都可能会谈及甚至争论这样的问题,你有所准备吗?大部分学员会去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工作,如果问到你:为什么借用孔子的名义办这些学院和课堂?孔子或者儒家经典还适用于现代人和现代生活吗?你如何作答?我任教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专业(零起点)的学生,第一学年就学习《论语》原文。学生问过我:孔子哪句话你觉得最不适用于现代人?其实,这些西方学生认为《论语》中很多话不适用于现代(西方)社会。有人会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即是一例。但这句话人们的理解也有争议,我们通常的解释中认为孔子看不起女人,但这一理解可能也不一定就对。这正是中外汉学家们一直在探讨的诸多解读之一。你对“父母在,不远游”如何理解呢?你可以作为孔子学院中方的一员谈谈你的看法,与西方学生进行讨论吗?

Global view要求我们不应把我们作为汉语教师的工作局限于具体的课堂语言教学;“知彼知己”要求我们不仅对我们自身有正确的认识,还要对我们“身后”的文化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正如我们会听到前辈谆谆教导的那样:我们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老师,然后才是汉语老师。对你的那些外国学生而言,恐怕他们首先把你当作一个中国人,然后才把你当作一位汉语老师。

二、教学与管理

Global view和“知彼知己”要求我们尽可能多地了解我们所要去的国家。因学员们去不同的国家,这个问题这里从略不谈。但是我们确有必要了解我们所去的院校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不仅指硬件:教学设施,教室里的电脑能否上网,电脑有无中文输入系统,可不可以放DVD等,更重要的是“软件”方面:一学年有几个学期,每学期有多少教学周,有无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前有无专门的复习时间,假期是否需要留作业,每次作业是否要给成绩,成绩是按ABCD还是百分制,出勤是否算入成绩,学生病假应如何记录,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如果不加注意,有可能会给我们的教学和我们在一个教学机构里正常履行职责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要了解一所高校的教学,最简单的途径是查看该院校的网站。一般来说,高校的网页已经公布了学生和教师所要知道的大部分信息。从具体的学期的日期,到每门课的要求,以及教室的情况。这种信息的透明性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师生确认相关信息,另一方面也大大减少了行政工作的繁杂并明确了责任的界定。比如,学生不能说他不知道学校有关的考勤方面的要求,也不能说他不清楚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因为网上都写得很清楚。

以我所任教的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课程设置网页为例, 中文专业的网页Degree programmesStructure一项,列出中文专业四年中学生应修的必修课(compulsory)和选修课(optional)。在一门课的课程介绍中则包括:Prerequisites——选课的起始水准要求(如果不是零起点的课,则说明学生需要已经达到的起始水平,如认读的字词量);

Objectives and learning outcomes of the course——本课程目标及课程期末所应达到的目标和程度;Workload——每周课时数及学生预期学习时间;Scope and syllabus——教学内容及安排(如所选课本等);Method of assessment——考核形式(考试、测验、作业等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

网页上的这些信息不是看看则已,而要切实贯彻实行。学生要求老师照着做,如果你不按要求做,学生就可以告到系里,甚至告到学校。这种事在我任教的学校就发生过。

也许有人会说,网上信息虽然告诉我们那里的中文课用什么教材,但并没有告诉我们他们的中文课用什么教法,是语法翻译法、听说法,还是交际法?汉语课是听说读写四个技能都教还是只侧重个别技能?每个班有多少学生?等等。这些问题恐怕只有在那所学校任教的老师可以回答,跟那里的老师联系也不是做不到的事情。

这里我想从另一角度看这个问题,如果一所大学招聘汉语老师,而你有意申请,所有这些上面提到的问题,即教学与管理方面的问题,不是你需要了解的吗?网上的或公开的信息确实可以尽可能全面,但仍很难涵盖我们所需要知道的一切。我们教学中难免有一些事情仍需要我们知道如何应对。

下面举几个实际例子加以说明。

我们准备了很好的课件,但教室里的电脑不显示中文或者不能播放中国带去的DVD。国外院校里的IT技术员大多不懂中文。很多院校不允许在学校电脑上装载未经许可的软件。一个班有15个学生,课上来了12个学生,让学生自行签到的考勤表上却有13个人签到。

考勤记录要求对缺勤的情况加以说明,如:是否提前请假,请假原因,病假多次应有医生开具的病假条,等等。但学生课前发邮件或短信告诉老师他因病不能来上课,和下次上课来告诉老师说上次因病没来上课,应该按同样方式记录吗?

我所在的大学现在要求老师每周把出勤记录输入到网上考勤系统中,这样缺课三次的学生可以接到自动警告通知,其他相关老师和学校负责学籍管理的老师也会自动接到通知。平时作业是否给成绩或者是否计入学生总成绩,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要求,任课老师应该很清楚。如果没有统一要求,任课老师应在一开学就跟所有学生说清楚你所制定的要求。这可能有多种模式:·每次作业记成绩,学期期末取平均成绩。

·10次作业成绩,只取最好的68个成绩。(应考虑到因病假而缺课的学生情况。)

·根据作业的特点,一部分作业记成绩,一部分不记。(但应事先说明。)

·如无特殊原因,迟交的作业只改判,但不给成绩或不记成绩。(即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

·有汉字书写要求的作业(如造句、英译中、作文等)应说明是否一定手写或可接受打字文本。

如果因教师的要求没有说清楚或某个学生没有被正式通知到,出现了问题教师或校方应负责任。

这里举了几个例子只是要说明我们应尽可能多、尽可能早地了解跟教学相关的事宜,以便使我们的教学得以顺利而有效地进行。也许有人说,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是的,但这些正是许多新老师(甚至不那么新的老师)遇到的问题,有些问题因处理不当甚至带来令人遗憾的后果。

当然我们应该把分配给我们的课上好,但是我们的课常常不是独立的,特别是做志愿者的教师会去上辅导课,这就要求我们知道学生在主课上学的是什么,主要任课老师是怎么解释某个语法点的。试想,如果你对某个语法点的解释和主要任课老师的解释不一致,这会给学生学习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我有一个建议:如果你不是那么忙,应该尽可能去听听其他老师的课,不仅是中文老师的课,也可以是别的语言老师的课。当然,在国外,必须是在任课老师同意的前提下才可以去听他们的课。

就教学安排和教学管理而言,中学和大学有着很大的差别。 而学习者作为群体也有着很大的不同。这里也无法展开探讨,志愿者教师应做相应的查询。比如,学生年龄越小,可能越侧重视觉型信息摄取的学习形式,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在学生素质上、学习习惯上可能有着很大的差别。一般来说,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更高,这是因为所学专业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而初中生对所学科目则少有选择的余地。这一点对教学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教师留作业方面的要求:对中学生一定要要求得很清楚、具体,而对大学生则可以留一定的灵活掌握的范围,如留补充练习,可做可不做,让学生自选。或要求三个练习至少做两个,给不同学生留有自我调整的空间。

我们的常识告诉我们国与国之间差别是很大的,虽然都是欧洲人,德国学生和英国学生差别可能很大。当然,我们不是就个体学生而言,而是指来自某个国家的学生一些具有共性的特点,如发音特点,对语法术语的接受程度等。同时,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学校学生也可能有较大的差异。在学术研讨会上,我有时会听到牛津大学的同事介绍他们的经验。牛津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一年级一入学就同时学习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如《左传》)。全世界有几所大学的中文课这样设置呢?适用于他们学生的教法不一定适用于别的院校的学生。这当然不等于说他们的经验没有参考价值。“教无定法”就是告诉我们,因为各种差异,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套用任何一套现成的教法或适用于某个学校的教法。“教无定法”还告诉我们,我们也应尝试不同的教法。同样拿牛津大学为例,那里的中国同事还开办过一个试验课程,让零起点的学中文的学生( 非中文专业学生) 从一开始就学习《人民日报》的新闻文章。这听上去近乎胡闹, 但经过一段时间学习, 学生也同样具备相当的中文阅读能力。还有的老师把网上聊天、在线互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们也许都看过无臂达人刘伟用脚弹钢琴的视频,听过他的那句名言:没有人规定钢琴一定要用手弹。

三、教学与测试

前面讲了,我们在去一个教学机构之前应对整个专业及相关的课程设置有所了解,在对课程设置了解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详细地了解一门具体课的设置。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应该特别了解该门课在测试方面的要求和形式,以使我们的教学能跟测试有机地联系起来。

比较简单的做法是先看看该课的期末考试试卷。一般大学过去几年的试卷都放在网上,便于学生参考。试题的形式(填空、改错句、缩写等)应该是平时练习过的。内容有多大比例是学生见过的,有多少是学生未见过的,需要事先让学生知晓。

英国学生(乃至整个英国社会)最看重的行为准则之一是fair(公平),我们常常听到小孩子喊:It's not fair. (这不公平!) 老师要公平,学校要公平,对残疾学生要公平,等等。没有事先说明,或说过但是后来老师擅自改动,都是不公平的表现,都被认为是极为不对的做法。

教学与测试这个题目太大,我也不可能在这里详细讨论,我只想借这个机会演示一下我自己上课是怎么操作的,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我们都知道对于西方学生来说,动态助词“了”和句尾“了”不易掌握。看懂和听懂有“了”的文字和话语并不难,难的是正确使用。我们知道,连高年级学生也常常用不好“了”。举一个练习“了”字用法的课堂活动。我们在课上学了一篇短文,短文记述了过去(昨天)发生的一件事,很简单,学生们都可以正确理解(正确回答阅读理解题),甚至能准确地将短文翻译成英文。在此之后,我让学生做一个填空练习,就用他们已经学过的那篇短文:

Fill in the blanks withwhere necessary.

昨天我到伦敦去( 1 )。早晨八点多钟出发( 2 ),晚上十一点一刻才回来(3),整整忙(4)一天。伦敦人多,到哪儿去(5)都不容易。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五点半,我一共跑(6)八个地方,办(7)三件大事;饭也没吃(8),茶也没喝(9),真是又饿又累(10)。本来打算(11 )(12)六点零六分的火车回家,没想到(13)在车站门口儿碰见(14)大学同学小李。……

[选自佟秉政老师编写的《汉语口语》第11课。]

你会发现学生会填610个“了”。接下来,可以让学生之间分组或全班一起逐一分析为什么用或不用“了”。个别学生在第8和第9个空中填了“了”,一听解释马上“恍然大悟”。但是,问题来了。比如第4个空,“忙”又不是动词,为什么后面加“了”呢?如果“忙”后面应加“了”,那么为什么“累”(10)后面不能加呢?“出发”明明是个发生了的动作,为什么后面不加“了”呢?如果说“我昨天早晨八点钟就出发了”,则一定要加“了”,不是吗?“打算”的英文词可以是plan,而plan跟其他英文动词在译文中都用了过去时,这个词在中文里怎么跟别的动词不一样,后面就不加“了”呢?等等。

做了这个练习不能保证学生就能掌握“了”的用法,但是可以使学生对“了”的语法定义和概念在使用的过程中得以细化和完善。他们首先应该清楚的是:动态助词“了”和句尾“了”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英语的过去时和完成时。

这里还需要再次提出的是,做这个练习前,学生已经学过了那篇短文,但许多学生仍不能正确掌握“了”的用法,这说明一般学习者的被动技能(听和读)和主动技能(说和写)之间是有差距的,被动技能和知识不一定就自然而然地转换成主动技能。语言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把input(输入的信息)通过有效的形式转换成output(输出信息)。

就教学与测试相结合而言,我们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练习形式也可以作为测试的形式。拿上面的短文为例,阅读理解题、中译英、填空等,既可以在教学中当作练习,也可以用作测试形式。同样是把被动技能和主动技能,输入和输出用不同的形式加以转换。顺便提一下, 阅读理解题可以用中文问, 也可以用英文( 或学生的母语) 问, 而回答也可以用中文或英文。这样,至少可以有四种形式:中文问题-中文回答, 中文问题-英文回答,英文问题-英文回答,英文问题-中文回答。我说的是“至少”可以有四种形式,你还可以想到更多的组合形式吗?

不同的形式受着不同的因素制约,同时也测试语言能力的不同层面。这里就不展开探讨了。

下面再举个例子。学生因病因事而不能来上课,应该向老师请假,学生当然习惯用英文写假条,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老师。那我们可以教给他们用中文写假条,初学者就可以写了。教学生写假条可以有多种形式:

·认读一个中文写的假条,即学习一篇范文;

·让他们用英文写一个假条,然后翻译成中文;

·通过guided composition(引导性作文)的形式。

这里介绍一下guided composition(引导性作文)作文,这是在西方使用较普遍的一种讨论式学习模式。写作任务描述如下:

Write a note or e-mail in Chinese to your teacher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You are not (feeling) well, and unable to come to class today

-Ask the teacher to inform other teachers on your behalf

-Ask what will be covered (or has been covered) in the lesson

-Any homework

-You hope to get well soon

-Will come to see the teacher when you are back to the university

下面简单例出一些教学要点:

·中英文称呼的差异(Dear Mr Song = 亲爱的宋老师?)。

·中国人一般用“尊敬的”称呼老师,但是,中国学生还这样用吗?中学生和大学生是否一样呢?有人建议用“敬爱的”。“尊敬的” 和“敬爱的”有区别吗?

·在“宋老师”之后,用冒号还是逗号?

·用“你好”还是“您好”?学生跟你很熟悉了仍需用“您”吗?你比学生大不了几岁,也坚持要他们称呼“您”吗?中国学生是不是不论老师年龄一定称呼

“您”呢?

·“您好”后面用惊叹号,还是句号?

·“您好”是紧跟在“宋老师”之后,还是需要另起一行?

·如果另起一行,需要缩进两个字格吗?

·落款写什么?怎么翻译英文中常用的电子邮件的结尾:Best WishesKindRegards等?

·有人还用“此致……敬礼”吗?

·要不要写“您的学生”? 如要写,名字写在“您的学生”之后还是下面?

·要写日期吗?(电子邮件上面不是有日期了吗?)

·落款写在哪儿?向英文格式那样写在左边,可以吗?还是最好写在右边,像传统的纸质书信的格式那样?

·信函/电子邮件的格式这些年发生变化了吗?(英文以前的信函落款也曾写在右边。)

·就文体而言,是否有更正式一些的和较为随便的文体差别呢?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词语方面还是格式上?

以上这些问题涉及的是多方面的:中英文语言的差异,文化方面的差异,个体的差异(如让学生叫你的first name,即只叫你的名,不包括姓,还是一定要叫你“老师”?),中英文语言的变化,称呼与文体方面是否显示作者年龄的差异,科技(如打字、电子邮件)是否对书信格式有影响,南北方学生有无用词的差别,等等。这些不是学语言时应该学习,至少应了解的语言、文化和社会层面的知识和信息吗?

那么如何测试呢?可以改变guided composition(引导性作文)中要求包含的信息,如从病假改成事假。此外,可以让学生给你打电话,在你的电话语音留言上口头陈述请假的缘由,作为口语练习或测试的一种形式。我们恐怕不难想象:当着老师的面、对着录音机和实际打电话留言,即使说同样的事情,说话人的感受以及对语言的掌控也可能会是非常不一样的。不过要注意,先应向学生介绍口语和书面语在多方面的差异,再进行口语练习和测试。

另一个同时关乎教学与管理、教学与测试的方面是评分标准。中国的院校可能用优良中差,ABCD,或是百分制评分。不同的学校、科目、老师可能用不同的形式。但是我们都知道,在中国,60分是及格,90分以上是“优”。我们所去的国家的院校用什么评分标准呢?ABCD还是百分制?ABCD可以有加减号(即B+C-)吗?多少分是及格?

在英国,大学本科是40分及格,70分以上是first, excellent(优)。(我们大学硕士生及格分数线是50%。)不了解对方评分等级是很容易造成误解的,甚至犯大错误。如果英国人不了解中国的评分标准,按70分以上为成绩优秀录取中国学生会是什么结果?如果我们中国老师按中国的评分标准评判英国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恐怕绝大部分学生会得7 0分以上,即都是first(优)。一旦把错误的百分成绩发给学生或交给院系办公室(秘书把成绩输入学校成绩系统)再要求更改是很难堪的事。

四、结语

语言教学固然可以用某种特定的教学法,如语法翻译法、听说法、交际法,等等。但我认为重要的是找到一些讲解和练习某些语言难点的有效的、有意思的操练形式。“教无定法”还应该落实到让学生觉得“学有所值”。欧洲一些国家(如北欧国家)上大学几乎不交学费,另一些国家(如德国和法国),学费很低,但在英国和美国(私校)学费非常高。很多孔子学院派出的老师和志愿者常到大学办的语言中心教商业性课程,如晚班和周末班,这些课程一般是按学期收费。第二学期人数常常大减,甚至不够再开班了。

造成这一结果的相关因素可能很多,但是学生首先考虑的是他交这么多钱、花那么多时间来学校上你的中文课值不值?如果老师讲课的形式,包括课上的练习形式是可以回家自己通过课本、CD、网络做的,那就没有什么必要花钱、花时间来上你的课。我在前面介绍的两个练习,如课上讨论、学生间的交流、与老师的互动等都是学生无法在家自己练习而得到与上课相当收益的。这样学生觉得来上课“学有所值”。

在西方,学生对老师的最高评价之一是这位老师以及他/她的教学inspiring(激励、启迪、鼓舞人的,给人带来灵感,使人有所感悟等)。再回到本文一开始谈及的教学与教师,我们会领悟到,作为一名汉语老师,我们每个人就是一个鲜活的中国语言文化的载体。至于我们是否是一个好老师,我们能否inspire学生,只有留给学生去评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