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互动 » 案例交流 » 文章内容

语言和文化的融入式教学——以面向澳大利亚中小学生的舞蹈教学为例

  • 时间:2013-11-13 09:00
  • 作者:章婷

案例摘要:

面向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中小学生,以舞蹈教学为载体,进行语言和文化的融入式教学。学生们在30-40分钟内了解中国多民族文化特色,学会跳一支新疆民族舞,会说一些简单的汉语词汇,例如:“一二三,看看我;朋友、美、帅”等。通过这种文化活动的实施,大大激发澳洲孩子们对于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兴趣,以保持他们继续学习汉语的热情。

案例背景:

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国家,英语是其通用语言。学生们对于外语学习的热情并不是很高,大多数亚洲语言学习人数同1990年代相比大幅下降,虽然很多学校开设了外语选修课程,但是相比较于日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非华裔学生极少愿意选修汉语,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汉语的独特性。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不同于印欧语系的英语、意大利语等语言,这种意合型语言相比较于英语这种形合型语言,在词语和句法上都有很大差异。声调和文字对于非亚裔学生而言更是困难。二是师资的欠缺性。澳洲的汉语教师虽都拥有本土的教育资格证书,但大多数并非汉语本科专业出生,很多人来澳之前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在澳洲的教学中多凭个人经验和积累,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千差万别,很多老师对教学过程的理解和教学法综合运用的水平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低落。

汉语是澳大利亚除英语以外使用人数最多的家庭语言,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澳洲的教育部门对于汉语的推广工作极为重视。由澳大利亚政府发布的国家未来十年的战略计划白皮书——“亚洲世纪中的澳大利亚”(Australia in the Asian Century, 简称AIAC)提到,联邦政府制定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学大纲,其中首先制定的就是汉语教学大纲。自2005年西澳大学建立澳大利亚第一所孔子学院起,至今已有6个州和地区的12所大学建立了孔子学院,其中的重要任务就是积极扶持当地中小学的汉语教学。

昆士兰科技大学孔子学院致力于在昆士兰州的各中小学进行中国文化和语言的传播工作,其目的是激发澳洲孩子们对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为他们以后进入大学与社会继续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打下基础。在我20128月赴任时,该项目工作已经实施了近三年的时间,每年孔院老师的足迹遍及昆士兰州的20多所中小学,前后做过茶艺、绘画、剪纸、折纸、太极拳、功夫扇、书法、京剧脸谱等,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另一方面,孔院的老师反映这样的文化活动项目需要“新鲜血液”,避免重复性。如何让活动新颖独特、富有中国特色而且又能激发当地孩子们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热情,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提出方案:

我于201212月份开始思考这个方案,结合当地孩子们的活泼好动、擅长韵律节奏的特点,选取了新疆民族歌手艾尔肯的《巴郎仔》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制定了一个舞蹈学习方案。选取新疆舞曲的原因,一是维吾尔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文化特色十分明显。二是其民族服装和民族音乐独具魅力。我首先将《巴郎仔》的歌词改编成了主题为《找朋友》的歌曲,歌词既要符合澳洲本土孩子的心理特征还要朗朗上口。然后上网观看新疆舞的视频,自己编制舞步,目的是要孩子们对于中国民族舞蹈一学就会。最后挑选一批极具视觉效果的孩子们能穿的新疆舞蹈服。我利用假期的两个月时间顺利完成了整个项目的准备工作。教学方案的特色是:以民族舞蹈为载体,以民族文化为切入,以孩子们的友谊为主题,以炫美的民族服装为吸引点,巧妙而自然地进行汉语教学。以期达到“了解中国文化、快乐学习汉语”的目的。

实施方案:

第一次教学于2013218日在当地一所中学展开,教学对象是7年级到12年级(相当于中国初中1年级到高中3年级)的中学生。单次教学时长40分钟,针对不同教学对象,一天共进行了四次教学。教学分为以下五步实施:

第一步:文化导入。上课前,我首先展示了几张新疆少数民族风情的PPT,以我穿的维吾尔服装切入点,用问答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多民族文化以及新疆的民俗风情,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们有了感性的认识和兴趣之后,我再展示女孩子的服装,一下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很多学生不禁称赞道“so pretty”。然后我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穿上服装,引导孩子们说出“美”、“我很美”的汉语词汇。在展示男孩子的服装时,孩子们自然又学会了“帅”、“我很帅”的句子。教学时长约为5分钟。

第二步:初步学习。这时候学生们的积极性已被充分调动起来,可以进入初步学习阶段。我请这两个同学做老师助手,将服装发给每一位学生。孩子们极为兴奋,边穿边讨论着。我等孩子们穿的差不多的时候,我边打节拍,边说:“一二三…”。因为数字是很基础的汉语词汇,所以他们自然会跟着说“四、五、六”。这里我采用了一个教学小技巧,我很慢的说出:“一二三,看看我”。孩子们很惊讶,觉得这个语段和他们的熟悉语段很不一样,刚才还叽叽喳喳的孩子们一下安静下来了,我再边做动作边重复这句话,孩子们也跟着边说边扭动身子起来。我让他们猜这句话什么意思。很多孩子踊跃举手,说:“一二三,something me?”我用手指指眼睛说:“看看”。很多孩子便猜出:“1,2,3,look at me.”一旦孩子们表现兴奋地时候,我便拍手说出这句话,孩子们立即就跟着我边说边做,维持课堂秩序效果极好。教学时长约为5分钟。

第三步:加强学习。通过初步学习,我给每个学生一个数字,按照数字将班级学生排列成45队,学生们即复习了数字,也做到井然有序。每队分成两个小组,发放歌词,进行小组阅读。因为时间关系,我只针对几个关键词语重点教学,以小组抢答的形式进行。这个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既了解了歌词内容,也学到了几个关键词语“姑娘、小伙、朋友、做个朋友吧”。老师尤其要注意纠音。例如:“姑娘”和“小伙”。nianghuo这两个韵母是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的语音难点。教学时长约为10分钟。

第四步:重点(舞蹈)教学。舞蹈教学是这个文化项目的重点内容。我围绕舞曲主题《找朋友》将舞蹈教学分为四个部分,where is my friend(我的朋友在哪里?);I am very pretty and I am very handsome(我很美,我很帅);I am looking for my friend(我在找我的朋友);I found my friend(我找到了我的朋友)。教授舞步时,依照循序渐进,步步明确的原则,孩子们很容易学会,同时,孩子们还不断的说出“一二三四”的节拍,“左手、右手”的指令。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孩子们非常有成就感,因为在短短的十五分钟之内,孩子们就可以跟着音乐翩翩起舞了。教学时长约为15分钟。

第五部:巩固教学。巩固学习是让孩子们通过学习后的自由表演来完成。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极为踊跃,老师这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让学生寻找自己的朋友,分为男生组,女生组或者男女混合组,老师一定要让孩子们有安全感,自信满满。学得快的可以跟着老师的提示自己完成整个舞蹈,学得慢的可以自己舞出自己的风格。当然不能忘了用一些小书签、小中国结作为奖励。表演结束,再通过问答形式做最后的词语回顾。教学时长约为5分钟。

实际效果:

从学生和学校的反馈来看,以舞蹈为载体进行的语言和文化的融入式教学,十分生动有趣,增加了词语的形象性、语境的真实性和教学的趣味性,符合澳洲孩子们的活泼好动,擅长韵律的心理特征。经过10个月的实践,我的教学足迹遍及当地20多所中小学,约有二千余名中小学参加了这个文化学习项目,收到澳洲中小学校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海外中小学生汉语教学与我们国内的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虽然都属于外语教学,但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上有明显区别:国内的孩子们学习英语多以功用目的为主,即以掌握这门语言工具进行交际和使用为目标,具体而言是为了考试;而海外青少年学习汉语,多数从兴趣出发,学校往往开设多门外语,汉语只是其中一种,所以展现给他们一个全新的文化世界,是吸引他们学习汉语的更原始动机和更重要的兴趣来源之一。因而,在海外以汉语为外语教学的教师们,不仅仅是汉语知识的普及者,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形象大使”,这种文化践行者的角色,要求其拥有的是多元文化的视角,需要跳出“第一空间文化(中国文化)和第二空间文化(本土文化)”的圈子,站在第三空间文化圈中,将其自身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热爱、理解和知识拥有,更好地融入当地的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陈平,政治、经济、社会与海外汉语教学——以澳大利亚为例[J],世界汉语教学,2013.3

2.李凌艳,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海外汉语教师师资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07.3

3.王永阳,跨文化交际的第三空间与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第三空间模式[J],孔子学院,2013.2

(作者:章婷,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南京师范大学语言信息科技研究所,现任昆士兰科技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Email :tingtina_zh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