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信息 » 汉教动态 » 文章内容

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暨“双一流”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 时间:2019-10-15 09:00
  •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
  • 浏览量:

新时期,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者需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挑战,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为进一步推进“双一流”背景下的汉语国际教育工作,推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在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学术支持下,2019年10月11日至12日,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暨“双一流”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昌平召开。此次研讨会系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举办的首届学术研讨会 。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李秀云、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崔希亮教授为大会开幕式致词,来自广西、天津、云南、辽宁和北京五地共13所高等院校的30余名学者(4位孔院院长)和30余名硕博研究生、留学生参会,就汉语国际教育特点与教学方法、汉语教学与交际文化、海外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传播等学术问题进行研讨交流。

崔希亮副会长肯定了中国政法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希望更多青年学者加入其中,为汉语推广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他也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汉语国际教育正面临着全新的发展需求,从业者在教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教学规划、课堂设置、教材编写和师资培养等方面都要有新的跟进。


大会还特别邀请到了汉语国际教育著名专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刘珣、张占一、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林秀琴等做主旨报告。刘珣从事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已经55年了,他表示汉语教学事业是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要更好地发挥语言在推进理解、凝聚共识、促进合作、深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在以《汉语教学的特点和教法教材》为题的报告中,他指出我们要重视语言教学的共性,更要研究汉语教学的特殊性,通过汉语教学法研究和汉语教材研发,尽可能化解学汉语难的问题。张占一在主题为《再谈对外汉语教学与交际文化问题》的报告中回顾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史,并明确了交际文化与知识文化的定义。他表示,要保证跨文化交际信息畅通无阻,就应该以文化因素在交际中的功能(误解与否)作为划界的准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母语与汉语的对比,找出学生的交际误点,进行针对式教学。林秀琴以《任务型教学理念在阅读材料编写中的运用》为题的报告中表示,以“任务”组织教学,倡导在“用”中学,可以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随后,我校教授张丽英、副教授董京波、宋春香也分别就各自研究领域作了主旨报告。


10月12日分论坛中,各位与会学者宣读了参会论文,并对汉语国际教育的课题进行详细探讨与交流。



( 本会会员、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宋春香副教授供稿)